聯系我們 4008-676-628
資訊中心
PuXun News
2、回收基本示意流程圖
[參考:退役鋰電池梯級利用、容量衰減及回收流程研究論文]
3、單體電池組分
電池組分 | 比例 |
正極材料 | 24.8% |
負極材料 | 16.5% |
碳 | 2.4% |
粘合劑 | 3.8% |
銅箔 | 13.3% |
鋁箔 | 12.7% |
電解液 | 11.7% |
塑料 | 4.2% |
鐵 | 0.1% |
熱絕緣體 | 1.2% |
電子部分 | 0.3% |
鋁殼或其它 | 8.9% |
4、回收技術路線(三元為例)
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美新材料公司的電池材料循環再造工藝(濕法回收A)
和邦普循環科技公司的定向循環工藝(濕法回收B)。
其中濕法回收A 工藝經過預處理、酸溶浸出、萃取提純、三元前驅體合成、三元電池材料合成等過程回收得到電池正極材料;濕法回收B工藝經過拆解、干燥熱解、粉碎及機械分選、酸浸、除銅、除鐵鋁、粗萃、精萃、加堿陳化得到三元前驅體。可以看出兩種工藝的最大區別是回收再生的產品不同,后者只對廢三元鋰電池中的鎳、鈷、錳元素進行了回收,而前者還對鋰元素進行了回收并重新用于正極材料生產。
濕法回收技術A路線
濕法回收技術B路線
火法回收只需對廢舊動力電池系統進行簡單的拆解和放電,不需要對電池單體繼續拆解而直接進行高溫冶煉。同時投入造渣劑、還原劑等,通過控制反應條件進行還原熔煉,得到鈷、鎳、銅等金屬合金,而鋁、鋰等金屬元素進入爐渣中。
火法回收技術路線
火法-濕法聯合回收技術最有代表性的是Umicore公司所采用的 Val'Eas 工藝。廢鋰電池系統經過簡單的預處理拆解和放電后進行高溫熔煉、浸出及氧化、高溫燒結等過程重新制得電池正極材料。
火法-濕法混合回收路線
5、不同電池類型對應的回收技術路線
三元電池火法-濕法聯合回收技術的兩個情景環境效益最高,特別是與磷酸鐵鋰電池全組分“物理法”回收技術相組合時。三元鋰電池的兩種濕法回收技術與磷酸鐵鋰全組分“物理法”回收技術組合時環境效益也較高。三元鋰電池火法回收技術的組合情景中,環境效益為負值。